close

本文譯自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14.5章。這本書是一位德國人智學者小兒科醫師所寫。初版年份為 1984 年,距今近已 25 年,許多內容已被新的醫學知識及育兒知識所淘汰。不過,因為我已花時間翻譯,故仍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譯者:黃寧靜

 

15. 兒童的發展及相關的人際問題

15.1 學習看

  在稍早的章節裏(12.2)我們曾說明新生兒的視線看起來很像在搜尋什麼,但實際上只能保持視線的方向,並無法聚焦於固定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流逝,嬰兒眼睛張開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哺乳的時候與哺乳剛結束時,嬰兒的視線通常會望向母親頭部的方向,也可能反覆地轉向沒有特定目標可看的方向 -- 也許一片牆,或一塊布。即使妳轉動他的頭,他的視線也會繼續停留在原來的方向。這種被稱為娃娃眼現象的天生反射動作,是嬰兒學習看的第二階段,此階段是嬰兒睡眠時或早產兒之眼球無目標游移,以及其後視軸與週邊目標物產生連結,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期。剛開始當妳走入嬰兒視線範圍時,他的目光會好像穿透妳而過,似乎完全無視於妳的存在。接下來,他會開始對妳的存在有所覺知,妳出現時,他會呼吸加快、轉動眼球、舞動小手。他的目光開始會停留在妳的頭部,而且妳走開時,他的目光會跟著移動。妳若保持靜止不動(通常為人母者感覺到孩子的目光在注視自己時,都會有此反應),將可以從嬰兒的下眼球看到自己的倒影,意即嬰兒並沒有直視妳的眼睛、鼻子、或嘴巴,而是稍為望向妳頭部的上方,或頭部的某一側。

  嬰兒本階段之視覺發展最令人驚奇的是,嬰兒對於他所看到的事物會有心情反應。當嬰兒見到媽媽,他會有安詳、快樂、注意的反應;反之若是一個不確定、疲倦、或匆忙的人進入他的視線,他會表現出不安,或可能出現轉瞬即逝的撇嘴表情,表示他不高興或焦慮。雖然此時嬰兒的視覺仍然不夠清晰明確,但他的確可以「見」到某些東西,也就是說,他可以感受到周圍大人的心情。妳若在嬰兒熟睡時靠近他,有機會看到他很細微而短暫的自顧自微笑。嬰兒雖然閉著眼熟睡,卻似乎覺知到某種東西的模樣,很難不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嬰兒視線開始有方向性與能夠覺察周圍的情緒,兩者同時出現,但此時嬰兒對於視覺所見之事物,還無真正的覺知,因此我們不免疑惑,難道嬰兒能夠覺察成人完全看不見、純粹屬於精神靈性層次的東西嗎?這個想法,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古世紀的畫家畫天使、聖母瑪莉亞、或聖者時,都會在他們頭上畫光圈。有一位媽媽有一次帶嬰兒去看醫生時,問醫生:「他為什麼每次都看我的頭頂,不看我的眼睛?」醫生的回答讓這位媽媽很驚奇,卻又看滿意;醫生說:「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對妳頭上光圈的形狀比較感興趣。」

  這也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本階段的嬰兒對發光、閃亮、或紅色的東西特別感興趣,這類東西給人的覺知印象,與全身光明透亮的人體給人的覺知印象類似。

  當嬰兒四、五周大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充滿渴望、歡喜、而且有意識的微笑,會出現在他與妳四目相接的時候。他的目光會從妳的四周移向妳的眼球所在;換言之,他已經發現一個屬於物質的,可以被人類的感官所覺知的東西,而這個東西正是靈魂與精神在這個地球上所開的窗戶。每當母子四目相接的時刻,旁觀者必然可以感受到一份靈魂交會之際的喜悅氛圍 -- 「你在這裏,我也在這裏,我們都在這裏」,這幾個字也許多少可以描述那個氛圍;值此目光交會之際,兩人已經完全沈浸在身為人類的必經體驗當中 -- 尋找、感知另一個人類。當嬰兒初次感知到自己的母親或父親時,他臉上會綻放出燦爛的微笑,而且從此以後嬰兒時時刻刻都會期待著再度與父母親四目相接,如果一天沒有至少看到一次父母親慈愛、瞭解的凝視,他會覺得沒得到滿足。在學校也一樣,如果孩子沒有遇到一位用真正關懷的眼光看著他的老師,他的學習將會受到阻礙。

  人際互動發展的同時,孩子也會開始注意其他東西,例如當妳抱他走過窗邊時,他會去注意經過他視線範圍的「光影。等再稍稍長大,當孩子躺著的時候,若有「會移動的東西」出現他眼前又消失,另一個「會移動的東西」又出現他眼前,又消失,孩子會隨著這個東西的出現、消失,而有興奮、靜止的表現;而當孩子的小手觸碰到物件時,他的觸覺感受會因而被啓動。這個階段,在孩子隨便舞動兩隻小手的同時,孩子的視覺也接收到明確的觸覺之性質。當孩子觸碰自己,或是吃奶時嘴巴與母親的乳房接觸時,會加強孩自對「自我」的覺知;母親慈愛的撫觸,也可以加深孩子對「自我」的體驗。

  這個階段妳給孩子看到些什麼,意義重大;而孩子所覺知到的內容,究竟是互相和諧的或互相干擾,對孩子將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舉例而言,一個音樂盒外面包一塊布,布上畫著月亮的圖案,這三個物件互相之間完全沒有關聯;一支塑膠做的咔啦桿,和桿子上畫的圖案或它的咔啦聲,也沒有任何關係。但如果是一支木桿,則永遠傳達同樣的信息,即使拿來敲打弄出聲響,也不會有所改變。孩子每天所接觸、所看到的東西,決定孩子體驗到的真實感究竟有多少,如果這個階段成人不能為孩子做清楚的區分,日後孩子將很難自己明確辨別。接觸誤導性或不真實的感覺印象,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認知產生疑惑,久而久之,孩子對他所接觸到的事物,便會產生錯誤的認知。不要低估給妳孩子一個真實的環境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幼年階段,他所覺知到的一切印象,都會深深地嵌在他的潛意識裏。

  孩子大約五個月大起,開始會分辨他所看到的面孔是熟人或陌生人,也開始會將眼鏡或髮型與特定的聲音互相連結。他會認同熟悉面孔,排斥陌生面孔,並且開始會害怕陌生人。任何孩子不熟悉的人靠近孩子,都會發現一個有趣而重要的現象:孩子對陌生人有恐懼感。孩子對陌生人之排拒程度(例如先繃著臉,繼而黏著妳,繼而放聲大哭),視他與妳及與陌生人的距離而定。若孩子在妳的懷抱裏,他也許可以容許陌生人距離他一公尺,但不可再靠近;但假使孩子距離妳比較遠(例如在尿布更換枱上),他的容忍度就縮小了,直到妳把他抱在懷裏,或直到陌生人坐下,容忍度才可能再放寬。動作可以培養信任感,因此陌生人若做些動作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玩,便可以比較靠近孩子。

  假如妳跟一歲的孩子說:「不必怕這個人」,反而可能更使孩子警覺那個人真的是個陌生人,因而更加退卻。此時妳只要抱起孩子,就可以擴大孩子的「舒適領域」,也就是讓孩子倒退到更年幼的發展階段。

  孩子的視覺領域不斷在變化,但變化中又有其自身的連貫性。孩子的視覺領域會因為他認同所見事物而擴張,也因不認同或反感而縮小;另外,他的視覺領域和母親的示範也息息相關。孩子活力充沛時,視覺的領域可能會擴張;疲倦時視覺領域可能會縮小;孩子接收到單獨而強烈的印象,或接收到色彩或其他刺激時,視覺領域也會擴張,例如,爸爸一個人回到家時,孩子可以馬上認出爸爸,但如果爸爸混在一群人當中時,孩子可能認不出來,除非爸爸特別出聲,並且走向孩子。這個例子說明單一而有連貫性的事件,比多重性的印象更能引動孩子的注意力。

  從本章一開始到現在,我們已陸續討論過孩子與他人目光相接的過程。接著,當孩子成長到一個階段,他會開始有意地移開視線。這個階段也稱躲貓貓階段,此時期的幼兒真的以為把眼睛閉起來,別人就不見了。有時候孩子若一段時間沒見到媽媽,當他再度看到媽媽的時候,有可能快樂得無法看著媽媽的眼睛。總之,無可避免的一天必將來臨:孩子因為羞恥而移開目光。這個時期,大人可能會以某種表情來傳達對孩子做錯事的警告,而孩子則會因為感到羞恥而避開視線。羞恥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感覺,必須小心處理。孩子的「自我」對其行為的後果感到可恥,並且想要改正錯誤。等孩子再稍成長之後,因為羞恥而臉紅,是「自我」不想被看到,想從眾人的眼光裏消失的表徵。和小孩相處過的人都知道,這種時候大人會犯的錯誤有:不但不是用嚴肅但慈愛的眼光及言語對待小孩,反而想幫孩子拿掉生命中所有的困難與責任,甚至覺得不該讓孩子有任何感覺羞恥的經驗。另一種極端狀況則是父母用武斷的教條式觀念來評斷孩子的行為,使得孩子的人格受到傷害因而變得自卑。

  前面我們所描述的「視覺領域」及「舒適領域」,屬於孩子情感空間的一部份,也是孩子成長到這個階段已經體驗到的部份;對於這種體驗,孩子自己是有覺知的。至於日後孩子的靈性空間會擴張還是會縮小,則視孩子無時不在變化的心情及孩子的警覺程度而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