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持戒是禪定因緣,禪定是智慧因緣.
念戒可除怖畏.

(以下整理自 大智度論)
念戒:是比丘自念布施、持戒功德,怖畏亦除。所以者何?若破戒心,畏墮地獄,若慳念心,畏角餓鬼及貧窮中;自念我有是淨戒、布施,若念淨戒、若念布施,心則歡喜,作是言:若我命未盡,當更增進功德,若當命終,不畏墮惡道。以是故,念戒、念施,亦能令怖畏不生。

   戒有二種:有漏戒、無漏戒。有漏戒復有二種:一者,律儀戒;二者,定共戒(入初禪、二禪等諸禪定,則與禪定共生自然防惡止非之戒體)。念是三種戒,學三種已,但念無漏戒。是律儀戒能令諸惡不得自在,枯朽折減。
   無漏戒有三種:正語、正業、正命。

   持戒清淨,能生長諸深禪定、實相智慧,亦是出家人之初門,一切出家人之所依仗,到涅槃之初因緣。
  行者念清淨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不雜戒、自在戒、不著戒、智者所讚戒。
  清淨戒:無諸瑕隙,名清淨戒。
  不缺戒、不破戒:五眾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沙彌戒、沙彌尼戒)中,除四重戒(自讚毀他戒、慳惜財法戒、瞋不受悔戒、謗亂正法戒),犯諸餘眾重,是名缺,犯餘罪是為破。復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大罪名缺,小罪名破。
  不穿戒:善心迴向涅槃,不令結使種種惡覺觀得入,是名不穿。
  不雜戒:為涅槃、為世間,向二處,是名為雜。
  自在戒:如自在人,無所繫屬,持是淨戒,不為愛等所拘,是為自在戒。
  不著戒:於戒不生愛、慢等諸結使,知戒實相,亦不取是戒。行者若知戒是無漏因緣,而不生著,是則解脫,無所繫縳,是名不著戒。若取是戒,譬如人在囹圄,桎梏所拘,雖得蒙赦,而復為金鎖所繫。
  智者所讚戒:諸佛、菩薩、辟支佛及聲聞所讚戒,若行是戒,用是戒,是名智者所讚戒。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唐苦無善報,智所不讚。於三種戒中,無漏戒不破不壞,依此戒得實智慧,是聖所讚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