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本文譯自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這本書由一位德國人智學者小兒科醫師所寫。該書第一版出版於 1984 年,距今近已 25 年,這表示作者寫這本書的年月,距今超過 25 年以上。雖然書裏面有部份以人智學的觀點探討幼兒教養的內容,確有值得參考之處,但其餘大部份養育嬰幼兒的建議,則已被新的醫學知識,新的物質環境,以及新的社會型態所淘汰。不過,因為我已花時間翻譯,故仍貼出來讓大家參考,自行判別過濾。

人智學所倡導的內容,的確有值得現代人學習之處,但並非所有打著人智學旗號的言論、書籍、人士,就是真理、善人的代表。 讀者宜慎辨之。

中國的古聖人老子說:『眾人皆謂美,之為美,斯惡矣。』。在華德福教育日漸風行的今日,老子這句智慧之言,值得大眾深思。

譯者:黃寧靜

==============================================

 

15.4 學習思考

  思考是什麼?它是不是一種可以用來認知我們所有經驗之來龍去脈、意義、與結構的能力?我們之所以能夠辨別「感覺的」、「非感覺的」、「超感覺的」等概念,是因為我們不只體驗過我們看得見的事物,也曾體驗過我們看不見卻能瞭解的事物;例如數學,便是一項我們只藉著抽象概念便能理解的實例。我們的思想生命是由一連串互相連鎖的關係所組成,我們用它來理解所有我們遇到的事件,有了它,我們因而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歸屬感與連結感。每當我們讓自己心裏的想法轉變成事實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好像成了自己與他人生活中的創造者;然後我們會繼續整合自己的思想活動,使內容更加壯大。我們也都有經驗過外在世界的運作法則,並學習著如何越來越自在地悠游其中。在下面幾節當中,我們將探討身為大人,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幾個兒童學習思考的階段。

 

與身體相連的智能

  早在嬰兒還不知道他手裏握著的東西叫做「積木」之前,他就已經知該如何處置這個玩意兒。這個時期嬰兒只有直接式的感覺體驗,尚無可以創造具有意義的關連之抽象思考。他去觸碰、觀察、品嚐、傾聽他手中的「積木」,並因而覺知「這個東西」的重量,以及這個東西可以被抓起來,放手後它會掉下去。他還發現這個東西可以滾動或不可滾動,也發現這個東西外形是固定的,不會變化。你可以看到他把這塊積木移到看不見的地方,再把它「找」出來,再三重覆,絲毫不覺疲厭。嬰兒藉著這類動手與感覺的活動,享受著對事物的永久性,或亦稱不變性的體驗。

  當我們大人在心裏對那塊小積木形成一個概念時,我們會去思維它的位置、形狀、永久性、和環境的關係、以及它和我們自己的關係。我們用思維去瞭解嬰兒用感覺瞭解的東西。成人能夠區分感官認知與概念,並將兩者做出連結。對成人而言,這個世界分成「我」和「你」,「我的」和「你的」,但嬰兒卻無法分辨其中差異,嬰兒只體驗到自己在所處的環境中是個主動,本自具有的部份,在他們的認知裏,感官覺受與概念並無不同。以下,是瞭解幼兒的心靈運作模式的關鍵要點:我們成人已經學會分別處理「抽象思維」及「感官覺受」,但對嬰幼兒而言,這兩者卻是個一體的經驗。這是為什麼兒童對「聲音」、「氣息」,「味道」感受強烈,並覺得它們充滿真實感,但相對的,大人對它們的感受卻沒兒童那麼強烈;由於兒童時期的記憶也保有這類特徵,因此兒童時期的記憶較成長後的記憶鮮明。

  幼兒獨具的超強模仿力,也和身體主導的感官覺受及思想有關。當幼兒覺察到一點點細微的變化,他的全身都會起反應,全身都會用盡天生的本能,去適應感官的覺受。幼兒能夠記住自己的覺受內容;例如,即使媽媽早就停止攪拌鍋裏的湯,幼兒卻還會繼續在遊戲中模仿媽媽攪湯。有位媽媽告訴我們,他十五個月大的孩子有一天在坐在遊戲欄裏,突然放下正在玩的遊戲,雙手合十祈禱起來,就像每天晚上跟著父母親祈禱時的動作一樣。孩子的祈禱姿勢維持了好一會兒,直到注意力被另一個東西所吸引。

  綜合以上所描述,可知兒童的模仿能力是三項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覺受、思考、身體的記憶。兒童依賴「覺受」去領會他所接觸到的事物,而兒童期的「思考」又和感官覺受密不可分。思考是一種能力,因為有它,人類才能夠直接領會各個單一的覺受,以及不同覺受互相之間的關係;因為有它,兒童的身體才能在覺受的配合之下,「執行」理解的功能,直到兒童學會把「理解」從「覺受」中分離出來,並獨立行使。換言之,兒童新學會的技能,事實上是「身體的記憶」之延續。兒童的模仿結果與被模仿樣本之間的相似度,取決與兩者思想的相似度,亦即當兒童的想法與被模仿者的想法相似度越高,兒童模仿得越像;相反的,模仿成效不佳則是導因於「單向認知」以及因為兒童的身體缺乏經驗而受到局限。在探討「模仿」這個議題時,如果只討論「運動智能」,將會造成誤導。智能只有一種,就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共通法則;在幼兒滿周歲之前,這個共通法則對幼兒的身體影響至鉅。在學習思考的過程常中,由於有幼兒的主動參與,幼兒的身體及感覺器官才得以在這個通則的導引之下發育茁壯。

  總而言之,幼兒對於他周遭的物體與事件所呈現的通則或意涵的直接覺受,就是幼兒思想發展的第一步。

  當我們拿水壺蓋子蓋住壺口、當有人想出去時我們把門打開、把東西擺回原位、看到下雨而關上窗戶、清理環境因為我們把它弄亂了,諸如此類,我們所作所為皆是順著每一件事本身的自然邏輯。大人有能力將自己與外在事件保持距離,並做出客觀判斷,但嬰幼兒永遠是自發性地去覺受外在事件,並且直接參與其中的感覺,也因此幼兒有能力在自己的遊戲當中,模仿發生在周圍環境的事件。當幼兒思想性的活動與運動性的活動分離,並且變得抽象而內化時,模仿能力便逐漸退化;但在此之前(指模仿能力退化之前),幼兒便已完成人類最偉大的成就 學會走路、講話、與思考。

  假如嬰兒一出生就會思考,會有什麼結果?假如他們帶著批判的態度面對所有必要之學習與調適的過程,並問道:「難道我真的想學這些嗎?」,結果又將如何?如果他們必須刻意調整自己的身體去學走路、學說話,那麼他們對走路與說話所能掌控的程度,必然無法與使用天生、直覺本能的嬰兒所所能掌控的程度相比。相反的,若幼兒熱衷於認知各種舉動、物體、事件的含意,表示大人非常盡心在輔導幼兒開發智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