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單親家庭


  在我們的經驗裏,一個有自信的單親媽媽很少有自己解決不了,而必須找專家幫忙的問題。她一人扮演兩個角色,既是母親也是父親,而她所建立的人脈,也讓孩子永遠不缺角色模仿的榜樣。然而,如果單親媽媽對孩子有不實際的期待與要求,並在孩子身上加諸不適當的教養規範,而家裏又少了可以產生中和作用的爸爸,情況就可能變得很麻煩。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其他人可以介入協助平衡親子關係,那麼為了孩子著想,分居的父母最好能保持友善聯繫。

  更常遇到的情況是,媽媽和孩子(或孩子們)遭父親遺棄。天下沒有為人母者希望遇到這種狀況,每一個母親都希望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通常,被遺棄的母子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讓生活步調恢復正常,並某種程度上平撫心裏的創傷。渡過療傷期的母親,通常比原先更加獨立且自給自足,這種結果可以帶給孩子正面影響。

 

上班族媽媽

  有一次,一個媽媽帶孩子來做周歲例行檢查時,很沮喪的問:可靠的照顧者,和快樂而滿足的媽媽,何者對孩子比較重要?醫生一時沒聽懂這位媽媽的意思。她解釋道,懷孕後她中斷學業,但現在她再也無法忍受。她曾經想要做正確的事,想要全心照顧孩子,但現在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鬱悶。她不懂,為什麼先生的生活可以維持原狀,而她若想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的學業,就倍感壓力,並被責備為想逃避她應盡的母職。

  這個例子,是人母的多項宿命之一,應讓予以個別探討解決,儘管所有的宿命可以歸納成一個問題:如果我無法當一個盡責的母親,我該怎麼辦才好?還有一些年輕的母親,最初滿心歡喜地擁抱晉升為母親的喜悅,但後來卻發現自己無法適應成天被孩子綁住的家居生活。在多數的案例中,嬰兒的父親本來就忙於工作,而他們的親戚又住很遠,無法互相支援。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現代教育的訴求過度偏重於職業,但在心靈發展、人際關係之深耕、及文化活動方面,卻並未加以推展,甚至未讓學子認識其中之美與價值。

  當年輕媽媽們覺得自己被家綁住時,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知道我不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況,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因為這個情況並非出於我自由意志的選擇?如果沒有那些原因,我依然會做同樣的選擇嗎?當一個媽媽覺得被自己的角色所綑綁時,若能用積極辦法來解決問題,對媽媽本身與對孩子,都是很大的舒解。親戚朋友是最重要的資源。當父母親無法或不想角色互換時,也可以尋求遊戲團體之協助(見15.6章)。有一位媽媽發現,本來她還擔心別人會以異樣眼光看待她不夠圓滿的家務事,或有所批判,但當她放下這層疑慮,讓鄰居、朋友、祖父母、及其他年長者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時,沒想到大家都很願意幫忙照顧她的小孩。這類解決辦法如果進行順利,可以讓小孩的媽媽有時間去追求自己的興趣,例如學外語、練吉他等等;即使每天只有十五分鐘,也不無助益。如果能讓小孩看到媽媽全神貫注於某個活動,即使這個活動跟孩子毫無關係,對孩子也會有正面影響。等孩子夠大以後(至少當孩子們都讀小學以後),媽媽便能有更多的時間外出活動。

 

領養小孩與接受寄養

一些實例:

  實例一:有一對夫妻自己已經有兩個孩子,申請再領養一個殘障兒童。當他們聽說有位媽媽即將生產,但她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孩子,他們便自願領養這個小孩,即使孩子那時候尚未出生。頭兩年,那個小男嬰需要做幾個大手術才能維持生命。這對夫婦親自陪伴著小男嬰渡過所有的醫療過程與難關,儘管他們因此而耗盡精神體力。小男嬰成長為快樂的小男孩,雖然身體殘缺,但他依然能與家人及班上同學融為一體,愉快相處。

  實例二:一對夫婦,孩子都己長大。他們決定收容兒童之家與社會背景有障礙的寄養小孩,包括身體重度殘障及罹患慢性疾病的孩子。在他們的照顧下,孩子們一個個成長為快樂、與人互信的小孩,甚至醫療失敗時,他們的心依然覺得踏實又安全。

  實例三:一對中年夫婦等了很久,終於認養到一個新生嬰兒;嬰兒的媽媽不想要那個孩子。不久之後,這對夫婦才發現嬰兒患有先天性新陳代謝失調。由於嬰兒需要持續就醫,因此為了照顧她,夫婦倆的生活作息受到極大的衝擊,但卻也因此而使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實例四:無可諱言,有時候也會有悲劇發生。一對富裕夫妻的獨子因車禍而過世,不久後他們認養了一個和他們過世的兒子同樣年齡的小男孩。然而新兒子卻無法填補他們心裏的空缺,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最後夫妻倆不得不把小男孩送回兒童之家。

 

  當我們在辦公室裏見到寄養兒童或領養兒童時,心裏不免喟嘆:這是個什麼樣的命運啊?是什麼的宿命,使得他們面臨現在的遭遇?儘管無法直接找到答案,但觀察那些家庭的情況,多少瞥見一些可能的解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領養童與養父母間的親子關係,正如正常家庭的親子關係一樣,家家戶戶各不相同。有些親子關係很單純,養父母與孩子相處自然,親子間充滿愛與感恩,但總有一些「黑羊」,剛開始孩子就無法符合父母的期待,因此還很年輕時便離家獨立,有的人回顧過去,甚至會說在爸媽的家裏他會覺得自己好像外人。前幾世裏的童年時期未獲解決的「包袱」,這輩子有可能必須繼續面對,或者也可能藉由奉獻、照顧,而得到相當程度的轉化與補償。以下這兩種宿命型態,是收養與寄養之親子關係間,最可能的宿命型態:其一,養父母與被收養的孩子之間,也許前生即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其二,這一世結的親子緣,也許是未來世裏的互相關係之起點,也是一個讓彼此先行互相認識,為未來世的任務作準備的機會。

 

短期寄養

  關於寄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最好不要同時把嬰兒或幼兒帶離他們的母親和家庭。舉例而言,有位母親生病了,暫時無法照顧她八歲大的嬰兒。此時,如果不但換一個人來照顧嬰兒,而且又把嬰兒帶離他本來熟悉的環境,對嬰兒會產生雙重衝擊。嬰兒從適應新「媽媽」和新家,到感覺安全快樂,大約需要一個星期。而等他的親媽媽可以接他回去時,他會立刻產生排斥,並且需要再花一段時間重新適應以前的環境。

   從我們開始會用「我」稱自己那一天起,我們所有的抽象記憶以及我們對個人身份的覺知,即變成一條「紅絲線」,把我們的思想和記憶一個一個串連起來。而此類覺知尚未發育完成的嬰兒,會因為每天面對熟悉的人(至少一個)和相同的居家環境,而建立連續性的意識。嬰兒藉著與身邊環境的接觸,而體驗到「自我」的感覺;亦即透過感官覺受而體驗到自己與外在的區別。嬰兒身處的外在環境若是越恆定,他對「自我」的感覺也就越深刻。遷移,更換保姆、或者母親長期住院,對嬰兒的人格發展都會有不良影響,也會導致嬰兒對自己存在的不確定性,與對外在世界缺乏信任感,除非親媽媽無法執行母職的期間內,有極富愛心的代理媽媽可以把嬰兒帶回家持續照顧。同樣的,當年幼的孩子經常必須住院時,也最好是由孩子的母親或熟悉的親人陪伴住院。

 

譯者註:

本文譯自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15.3章。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這本書由一位德國人智學者小兒科醫師所寫。該書第一版出版於 1984 年,距今近已 25 年,這表示作者寫這本書的年月,距今超過 25 年以上。雖然書裏面有部份以人智學的觀點探討幼兒教養的內容,確有值得參考之處,但其餘大部份養育嬰幼兒的建議,則已被新的醫學知識,新的物質環境,以及新的社會型態所淘汰。不過,因為我已花時間翻譯,故仍貼出來讓大家參考,自行判別過濾。

人智學所倡導的內容,的確有值得現代人學習之處,但並非所有打著人智學旗號的言論、書籍、人士,就是真理、善人的代表。 讀者宜慎辨之。

中國的古聖人老子說:『眾人皆謂美,之為美,斯惡矣。』。在華德福教育日漸風行的今日,老子這句智慧之言,值得大眾深思。

譯者:黃寧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