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為一個家庭:孩子 媽媽 爸爸之間的連結


 從久遠以來,「媽媽」、「爸爸」、「孩子」這幾個辭句,一直包含著兩層意義,其一為生物學上之意義,其二為情感上的意義。經過受孕、懷胎、以及出生的過程之後,嬰兒來到人間,並因而使一個女人成為人母,一個男人成為人父。對女性而言,從女孩轉變成人母,主要的差異在身體上的變化:從無到有,孩子在他的體內蘊育,也在他的體內發展成型;男性雖然也有在行動上參與最初的程序,但初為人父的體驗,主要在於情感的層次。男性扮演的角色,是孕婦身旁的觀察者與支援者,負責觀察並支援整個懷孕及生產過程。等嬰兒出生後,男性支援的範圍更延伸至替家庭的命脈提供物資後援。新增的任務,敲響初為人父者天生本能的弦,他竭盡所能地確保產婦與嬰兒的溫、飽、安全及一切所需,並樂在其中;如果他的努力受到挫折或貶抑,他會有被侵犯的感覺。在身體上及情感上守護著自己的妻子與孩子,並在意識上承認、擁有他們,是為人夫、為人父者天生的能力;而由於有這項支援,產婦與孩子沈浸在深深的歸屬感當中,心靈上更加有安全感。

  為人父者所開啓的情感空間,讓為人母者的天賦能力得以有效發揮,她必須慈愛、甘願、而耐心地執行繁瑣的育嬰任務。為了孩子,母親可以付出一切,而在孩子可以上幼稚園之前,她幾乎可以為了孩子而24小時待命。此時(假設三人的關係並未產生變化),孩子與本質不同的兩個成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三個人互相之間的關係,已經對孩子日後的發展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

  即使在往後的日子裏,父母的角色或多或少有所互換,三人之間的基本關係並不會有所改變。孩子依然是居中者,要求並收受來自父母雙方的支援;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因孩子的進步而喜悅,而孩子則以愛與信任作為給父母的回報。在這幅父慈母愛的理想畫面當中,孩子對於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有高度的安全感;而父親與母親,則是所有宗教所一致推崇與宣揚之為人父母者的神聖情操之典範。父親、母親、與新生兒,展現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永恆象徵。這是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的童年時期,若曾體驗過父母親慈愛且無條件的肯定與接納,而且父母親是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那麼這個人成年後回顧童年歲月,心裏必會充滿喜悅,即使當時的物質環境非常貧乏困苦。Jacques Lusseyran 在他的自傳And There Was Light當中形容他父母親對他這個盲眼兒的愛為「魔法盔甲」,一輩子保護著他。

  然而,大家心知肚明,我們做父母的,有幾個曾經接近那個理想?(更別提達成)。前述理想狀態,能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什麼反思?下面的章節,我們將探討健康專家為孩子做例行檢查時,一再遇到的疑問、麻煩、與狀況。

 

角色逆轉

  如果父母雙方都同意互換角色,則角色逆轉並不會產生問題。男性學習家務事並沒有比女性出外工作困難。當女性是家庭的收入來源,而男女皆願意各自發揮功能,並共同協調雙方的天生性格與新學會的能力,則角色互換未嚐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比較麻煩的是迫於現實而不得不然,因為爸爸失業了。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努力避免因失業而喪志,特別是如果媽媽也沒有找到工作。而且即使面臨如此窘境,父母親若能盡力保持正面的態度,把握機會培養與朋友及鄰居的連繫,想辦法讓自己適合他人所用,則雖然失業,父母所做的一切努力,仍是孩子最佳的榜樣。

 

譯者註:

本文譯自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這本書由一位德國人智學者小兒科醫師所寫。該書第一版出版於 1984 年,距今近已 25 年,這表示作者寫這本書的年月,距今超過 25 年以上。雖然書裏面有部份以人智學的觀點探討幼兒教養的內容,確有值得參考之處,但其餘大部份養育嬰幼兒的建議,則已被新的醫學知識,新的物質環境,以及新的社會型態所淘汰。不過,因為我已花時間翻譯,故仍貼出來讓大家參考,自行判別過濾。

人智學所倡導的內容,的確有值得現代人學習之處,但並非所有打著人智學旗號的言論、書籍、人士,就是真理、善人的代表。 讀者宜慎辨之。

中國的古聖人老子說:『眾人皆謂美,之為美,斯惡矣。』。在華德福教育日漸風行的今日,老子這句智慧之言,值得大眾深思。

譯者:黃寧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