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本文譯自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15.3章。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這本書由一位德國人智學者小兒科醫師所寫。該書第一版出版於 1984 年,距今近已 25 年,這表示作者寫這本書的年月,距今超過 25 年以上。雖然書裏面有部份以人智學的觀點探討幼兒教養的內容,確有值得參考之處,但其餘大部份養育嬰幼兒的建議,則已被新的醫學知識,新的物質環境,以及新的社會型態所淘汰。不過,因為我已花時間翻譯,故仍貼出來讓大家參考,自行判別過濾。

人智學所倡導的內容,的確有值得現代人學習之處,但並非所有打著人智學旗號的言論、書籍、人士,就是真理、善人的代表。 讀者宜慎辨之。

中國的古聖人老子說:『眾人皆謂美,之為美,斯惡矣。』。在華德福教育日漸風行的今日,老子這句智慧之言,值得大眾深思。

譯者:黃寧靜

========================================================

15.3 學說話


  孩子所發出的聲音,即使是吵閙或哭叫,我們也可以分辨出孩子是餓、是痛、是疲倦、是虛弱、還是覺得被冷落。孩子八至十周大,在他會自覺的微笑之後不久,便會開始玩自己的喉音 -- 一種呼出的氣體遇上唾液時所產出的上顎音。當孩子聽到自己的咕嚕聲,就會想去重覆操作(這種細微的聲音只有當孩子心情好的時候,通常是在吃飽換好尿布之後,才會出現。在育嬰中心或其他公共機構養大的孩子,不會發出這種聲音),而當妳為孩子發出的聲音著迷,自然而然地便去學孩子的聲音時,孩子聽到之後又會驚奇地想模仿妳的聲音,妳們之間的「對話」就此開始,每天重覆,變化不大。等孩子三個月大後,這種形式的對話將會停止。接下來的幾個月,孩子大多只是傾聽。

   孩子六個月大左右起,會開始發出不同的聲音 有力的吹氣聲,例如咑、巴、啦(已經有唇音出現了),同時兩條腿還會有韻律地互踢。這種聲音純綷只是心情愉快的表現,並不是開口說話的前導徵兆。孩子必須先聽到別人說話,才有可能學習說話。在接續的幾個月裏,孩子會開始模仿周圍的人發聲,並慢慢學習說話。剛開始時孩子只會說一個單字或單句,而這個單一字句卻代表完整句子或完整的意思。例如:「媽媽」的意思可能「媽媽妳來」,或「媽媽妳在哪裏?」,「或媽媽抱我」;各種可能性都有。同樣的,「車」或「叭叭」,也代表一個完整的句子或事件。等孩子學會的語句越來越多時,他將逐漸會使用兩個、三個以上的單句做表達;例如:「爸爸,車。」,「湯,燙」,「媽媽回家」。

  這是一個實際的故事:有位十八個月大的幼兒想跟媽媽一起去市場購物,媽媽說:「不行,妳不能去。市場太吵,好多人,太多臭車子排癈煙。」負責在家照顧他的姊姊後來說,妹妹整個下午都在說:「媽媽,市場,人,臭煙….」。由幼兒說的暱名或短句可知,孩子模仿大人說話時,他的短句事實上代表完整的意涵。

  如果大人也用幼兒牙牙學語的模式跟幼兒對話,會使孩子缺少語言的模仿對象,並可能因而延長孩子牙牙學語的階段;所以和幼兒說話,應該用正常的說話方式,好讓幼兒有充份的機會接觸並體驗母語的各種細微內涵。大部份的孩子第一句話說出口的時間,是在滿周歲以後不久。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父母親是老師或學者的孩子,通常比較晚才學會說話,可能因為父母的辭彙太豐富,所以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及模仿。雖然較晚開口說話,但經過幾個月之後,孩子終究會趕上進度,並且反而在修辭及表達能力方面,比別人還早奠定一生受用的優良基礎。如果父母親字彙有限,則孩子由於缺乏模仿源,能學的語句也將因而受到局限。這類孩子雖然比較早開口說話,但會用的字彙有限,必須等入學以後接觸到較多不同的語句,才能趕上別人的程度。

  萬一孩子從小所處的環境是,大人講話裝模作樣、裝腔作勢、粗魯無禮、過度委婉、或缺乏情感,總而言之,「虛假不真」,將使孩子養成較難矯正習慣。如果大人所使用的字彙、語句的背後,並無實際的經驗閱歷或感受作基礎時,將會摧毀孩子對言語之真實內涵的細微感覺(feeling)。孩子吸收大人所用的語句辭彙時,會把大人當時的心情、情緒與彙的意義結合在一起吸收。孩子尚未明瞭各個辭彙的意義之前,即已先明瞭大人的言詞、語調裏的心情;因此孩子會先體驗並模仿附加在辭句裏的種種情緒:喜悅、嚴肅、冷漠、尖銳、或温和,等等,即使他們根本還不懂那些辭彙的含意。

  正常情況下,學習講話並不需要用到刻意練習。孩子發音不正確時,應該避免去糾正他。講話是一種很直接的表達方式,假如你為了更正孩子而打斷孩子說話,你同時也是在破壞孩子的溝通意願。孩子有樣學樣,他以後也會打斷父母說話。即使孩子「路色(綠色)」、「一酸筷子(一雙筷子)」「捉故事(說故事)」一說說了幾年,又有何妨?假如你只是輕鬆地模仿孩子錯誤的發音,然後重覆唸清楚而正確的發音,相信孩子早晚可以學會正確發音。

  幾乎每一個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中,都曾經講話結結巴巴,因為孩子想與大人溝通的急切心情,淹没了他們表達自己的能力。耐心,並輕鬆看待,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任何暫時性的問題。萬一孩子真的有明顯而且持續的語言問題,例如口吃或咬舌,要特別注意,五歲之前不要給予特別集中在某個問題或某個焦點上的練習或言語治療。把學習說話的過程處理得太早、太過刻意,反而破壞自然模仿的程序。這個階段最好的矯正就是,大人講話要清楚、明白,最重要的,要夠慢,只要孩子聽得見你講的話,你就必須用這種方式說話。兒歌、催眠曲、讀(或用說的更好)故事,都會誘使孩子對講話的聲音產生興趣,也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

  一般大眾普遍皆有一個錯誤觀念,以為言語治療是矯正說話功能失調的唯一辦法。經過前面章節的說明,我們已經知道運動功能先發展,以後才進入學習講話的階段;講話可以視為是身體運動功能的一種蛻變。喉嚨的局部小運動,反應全身的運動功能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如果言語功能失常,身體之總體運動功能或其他細部運動功能,或多或少也會有問題。用遊戲來練習運動功能,對於言語障礙可以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適合的遊戲有丟球、踩高蹺、平衡運動、穿線珠,等等;適齡的韻律操對於幼兒更是特別有幫助(22.4節)。

  如果孩子已經四~五歲,說話功能卻依然沒有改善,我們妳建議帶孩子去給兒童言語治療師診察。大部份的小孩到了該就學的年齡,如果語言上還有任何未改善的問題,他們自己會很願意去改善,這個時候就沒有理由不接受特殊訓練或治療課程了。

  最後,我們要再度提出「雙語養育」的議題。現代社會,不少家庭的父母親是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甚至還居住在第三個國家),這類家庭的孩子開始會講話的時間比一般孩子稍晚,並且一開始就兩種語言夾雜使用,但他們卻能以驚人的速度學會駕馭父親和母親的語言,而且等他們較為成長後,多半可以很輕鬆地學會第三種語言,令人無法不嫉妬。但是你若問懂雙語的成人是否願意以同樣的方法教他們的孩子,答案是:「才不要。我希望我的孩子先學會一種語言,再學第二種語言;一種語言很流利之後,再學下一個。」有位曾經仔細自我觀察的雙語成人說:「兩種語言都無法完全讓我有在自己家裏的感覺。我做夢講西班牙語,思考用德語,講話則視實際需要而定。」

  下一節我們將探討思考與語言的密切關係。由於思考和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建議先只用一種語言教育孩子,至少等到孩子會用「我」來稱他自己之後,才導入第二種語言。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邏輯結構,亦即文法結構。語言的邏輯結構不但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思考之確定感。先對一種語言之邏輯結構有完整的認知,不但對學習思考有幫助,也可以增強孩子的人格。

  在現實生活裏,如果家中的每個成員平常已經習慣雙語並用,卻要求他們養育幼兒時只用同一種語言,並非容易之事。在此我們提供幾個訣竅。務必使用同一種語言跟孩子說話!如果孩子的哥哥姐姐或到訪的朋友們經常講另一種語言,告訴他們,當他們直接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用孩子正在學的第一種語言。在孩子學講話的過程中,對於另一種語言,若只是聽,對孩子的影響較小;同理,如果妳希望孩子學習你在家裏說的語言,而非妳跟來訪客人或在外面講的語言,也適用上述訣竅。假如妳的母語剛好是孩子正要學習的語言,而妳又是孩子的語言模仿對象,那麼妳們算是相當幸運;如果孩子的第一個保姆是當地人,只會講當地語言,則父母跟孩子相處時,也應講當地語言,即使父母講得並不很流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